7月12日上午,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、中國高教學會常務理事、中國高教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劉京輝在我校辦公樓504會議室作了來華留學生教育專題報告會。本次報告會由黑龍江省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舉辦,我校承辦,采用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。

我校副校長張樹軍,哈爾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曉濤、齊齊哈爾醫(yī)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王敬春以及我校國際交流合作處、國際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在主會場參會,黑龍江省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10家理事單位成員線上參會。會議由張樹軍主持。

報告會上,劉京輝以《全球治理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變與不變》為題,結合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從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、行動導向三個維度對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闡釋。她指出,教育交流與合作是國家政治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全球治理的變局下面臨著各種機遇與挑戰(zhàn),在人才培養(yǎng)的過程中要注入國際合作的元素,各高校在招收來華留學生的同時,要進一步明確來華留學教育的目的,培養(yǎng)出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、深諳中國文化、精通業(yè)務的技能型國際化人才。要著眼長遠,跳出來華看來華,跳出教育看教育,把來華教育看作是教育育人的一部分,同時實行“在地國際化”,實現(xiàn)國際性與本土性的統(tǒng)一,提高本土本校學生的國際視野。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、不可預測性,留管干部要不斷提高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、跨文化交際及與人溝通的能力,從招生到教學再到管理,要高標準、嚴要求,在提質增效的前提下處理好質量與數量的關系,做到質量與數量兩手抓,注重培養(yǎng)來華留學生知華、友華、愛華的情懷。

張樹軍代表學校對劉京輝具有指導性的專題報告表示衷心地感謝。他指出,劉理事長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從國家的政治外交、一帶一路、經濟貿易、社會領域、教育合作等方面,從宏觀到微觀多視角地對中外人文交流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詮釋,使我們地方高校對國際化辦學的目標和定位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,為我們今后開展國際化教育、制定國際化辦學策略指明了方向。
會后,線下參會人員結合各高校的具體問題分別與劉京輝進行了交流。
(供稿/國際教育學院 攝影/郭超 責編/趙海鵬)